北京荨麻疹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9/9204186.html责编
兮
蛋白质分泌是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核心方式之一。我们通常所指的分泌蛋白具有N端的信号肽序列,能够被信号识别颗粒(SRP)所识别并通过SEC61转运体(translocon)进入内质网腔,随后信号肽被切除,分泌蛋白经过加工和修饰,通过内质网-高尔基体(ER-Golgi)膜泡运输途径被运送到细胞外,该过程被称为经典分泌途径,其关键内容已经被写入细胞生物学教科书。
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蛋白质的分泌不依赖于ER-Golgi的常规分泌途径,称为非经典分泌(UnconventionalProteinSecretion,UPS)。大多数UPS蛋白不具有典型的信号肽,其分泌主要通过两种方式:(1)直接穿越细胞质膜(I型);(2)类似于经典分泌,需要膜泡运输介导(III型)。在III型UPS中,蛋白质需要进入一个膜泡载体(例如分泌性自噬体和溶酶体等),然后通过膜泡运输系统被运送到细胞外。由于缺少信号肽的导向,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这类UPS货物是如何进入膜泡载体中的。
年4月8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葛亮课题组在Cell杂志在线发表题为“Atranslocationpathwayforvesicle-mediatedunconventionalproteinsecretion”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条介导UPS货物进入膜泡的蛋白跨膜转运分子通路。
促炎症因子IL-1β(interleukin-1β)是第一个被发现,同时也是研究最多的非经典分泌蛋白。IL-1β可通过I型和III型UPS分泌:I型途径中,IL-1β主要通过GasderminD(GSDMD)N末端片段在细胞质膜上形成的孔被释放;III型途径中,成熟型IL-1β(mIL-1β)被会运送到一个膜泡载体中。
在之前的研究工作中,作者建立了一套分析mIL-1β分泌的细胞学系统,发现mIL-1β能够转运进一个中间膜泡结构并进入自噬体的双层膜结构之间,最终通过分泌型自噬被分泌到胞外,并且这一跨膜转运过程依赖于蛋白质的去折叠,这预示着存在一个类似translocon的膜通道(图1)。
图1.IL-1β进入膜泡载体并通过分泌型
该工作中作者为鉴定这个未知的通道蛋白,采用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系统,并结合了蛋白质交联和质谱技术。由于氨基蝶呤(aminopterin)抑制DHFR的去折叠,折叠形式的DHFR会像塞子一样将mIL-1β-flag-DHFR阻滞在膜转运机器上。之后通过化学交联与免疫沉淀富集转运机器并通过质谱进行鉴定,找到了一个膜蛋白TMED10(图2)。
细胞学研究发现TMED10调控mIL-1β的分泌。在CLP诱导的败血性休克(CecalLigationandPuncture(CLP)-inducedsepticshock)小鼠模型中,TMED10髓系敲除的小鼠分泌更少的mIL-1β,进而导致更低的炎症反应与更高的存活率,提示TMED10在某些生理条件下调控炎症因子的释放和炎症反应。
图2.鉴定未知转运体策略
有趣的是除了IL-1β外,非经典分泌蛋白IL-1家族其它成员(包括:IL-1α、IL-18、IL-33、IL-36、IL-37和IL-38)以及分子伴侣(HSP5B)、糖链结合蛋白(galectin1和galectin3)、磷脂结合蛋白(AnnexinA1)和神经*性蛋白(Tau)的分泌也受TMED10调控,提示TMED10调控一系列UPS蛋白货物的分泌。鉴于多种非经典分泌蛋白直接受TMED10的调控,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否存在一个类似于经典分泌信号肽的共同序列调节这些UPS货物的分泌?通过序列比对,作者发现了一个共同的基序motif1对这些UPS蛋白的分泌不可或缺,提示motif1可能是一个通用的TMED10介导的非经典分泌信号序列。
为了研究TMED10是否是个蛋白转运体,作者建立了体外脂质体重建实验系统,发现UPS货物能够转运进入含有TMED10的蛋白脂质体,并且转运过程依赖于UPS货物的motif1和蛋白质去折叠。这提示TMED10具有直接转运UPS货物进入膜泡的活性,可能是一个通道蛋白。除此之外,作者也发现分别位于细胞质和内质网腔内的两个分子伴侣蛋白HSP90A和HSP90B1(GRP94)促进TMED10介导的蛋白跨膜转运,提示TMED10和这两个膜泡内外分子伴侣蛋白协同转运UPS货物进入膜泡。
免疫荧光和电镜结果显示UPS货物与TMED10在细胞内共定位于ERGIC(ER-Golgiintermedi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