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福建田野讲坛播洒现代农业科技种子4vi2s2ci [复制链接]

1#

福建“田野讲坛”:播洒现代农业科技种子


葡萄一年采两次果会影响第二年产量吗?冬季葡萄园要施那种肥料?简易大棚种葡萄有何秘诀?农家酿葡萄酒变酸怎么改进?……12月4日上午,福州北郊寿山乡前洋村龙晶葡萄园,福建省农科院的“田野讲坛”正在进行。卫星通讯车开到了田间,农科院专家与农民技师正不停地现场解答各地农民提问,并通过卫星通讯向全省1.5万个村直播。按农时农事设置课程,用乡土语言传授实用技术,让科技扎根田野,这是被称为“田野讲坛”的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能够一直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原因。用“烂秧”表达“水稻立枯病”;舍弃1:1500农药与水配比的说法,改用“两瓶盖药兑一捅水”来讲解农药与水的比例……通俗易懂的乡土语言打破了横在科技与农民之间的技术壁垒。“讲坛主持人不要化妆。”拉近了专家与农民的心理距离。“我有问题问专家”、拉家常“把脉问诊”方式,“农民没有星期六,固定每月10日2个小时授课直播不能变。”让“田野讲坛”更加贴近生产需求,推动现代科技更好地服务入千家万户。不仅专家讲,农民技术能手也可以讲。3年间,250多名专家院士为农民解答了1100多个农技难题,发挥了农业科技传播的“邻里效应”;同时,10多位种菜、种茶、种果,以及养殖能手、合作社带头人或企业家也传授了各自的致富经。在今天(12月4日)的讲坛上,种植葡萄23年的建瓯农民吴银增,讲授了他的葡萄二次结果技术,让听课的农民大呼新鲜,许多人表示明年也要尝试这项新技术。农民与院士专家的同台讲课,增添了讲坛的吸引力。2010年3月启动的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实施近3年来,把现代农业科技的种子播洒到八闽大地,让300万福建农民受惠于现代科技服务,使“田野讲坛”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百家讲坛”。这项规模浩大的惠民工程,有效支撑福建现代农业发展。2012年,福建优质稻米种植率达到70%,3年累计助农增收28亿元;远程培训与热带水果莲雾种业紧密结合,实现助农增收2.9亿元。在福建上杭县蛟潭村,专家培训指导发展高山生态茶叶,实现村民每年人均实有收入3万元。如今拥有固定资产3000万元的福建宁德蕉城区坑头村茶叶合作社谢其明说:“‘田野讲坛’送来的科技,是我们用金钱都买不到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