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双一流高校,获批3项国家级项目 [复制链接]

1#
<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部分重点专项项目立项结果,西北大学牵头申请的“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专项“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与苏尔汉河流域古代人类文化与环境联合研究”项目、“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专项“考古有机残留物生物来源精细鉴别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绿色生物制造”专项“医用蛋白的绿色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立项。

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与苏尔汉河流域古代人类文化与环境联合研究

该项目由西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乌兹别克斯坦国立大学等国内外单位联合申请,项目获得.79万元经费资助,项目负责人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马健教授。

本项目依托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基地,整合多学科理论方法与技术手段,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专门人才培养,建设开放共享、合作共赢、国际领先的“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对于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民心相通具有非常关键的学术与社会*治意义。

考古有机残留物生物来源精细鉴别关键技术与应用

该项目由西北大学联合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九家单位申请,项目经费.2万元,项目负责人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温睿教授。

项目将重点突破考古常见有机残留物现场快速识别、富集提取与精细鉴定等技术问题,建立针对丝绸、皮革、酒类、食物等有机残留物的考古发掘现场提取与快速识别的检测方法以及实现原料来源鉴别的精细鉴定方法;建立潮湿、酸性土壤、经历高温过程等复杂环境下蛋白质、脂类、有机酸等残留有机分子的分析鉴定方法;形成开放共享的特征组分数据库与判别模型,并应用于5处以上重点大型聚落遗址,支撑早期文明发展关键地区动植物资源利用水平、生业发展模式、环境适应策略等重大问题研究。

医用蛋白的绿色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

该项目由西北大学联合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通化安睿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巨子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九家单位申请,项目经费万元,项目负责人为西北大学化工学院米钰教授。

本项目将重点突破医用蛋白低免疫化的分子设计原理及低免疫化高效表达工程菌构建的适配机制与重组医用蛋白结构均一性、稳定性、后修饰的构效关系和优化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攻克绿色高效的低免疫性高纯医用蛋白分离、纯化、变性与复性技术、痕量宿主DNA及宿主蛋白快速鉴定技术、高效穿膜肽设计及低免疫性穿膜去皱蛋白分子设计方法、发酵过程辅因子调控、代谢全网络调控、过程放大与优化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针对临床医用蛋白的潜在性能和功效缺陷,创制出在组织填充、抗皱、抗菌、溶栓等方面具有特异性功效的生物医用材料,引领国际医用蛋白生物制造。

新闻来源:本文综合整理自西北大学官微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