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46岁男子双脚烂一年,原因竟是你想不到的潇湘晨报 [复制链接]

1#
北京医治手足癣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833423.html

“没想到看了一年的病都是错的,吃的药也是错的。”温州46岁的周先生(化名)靠在病床上边摇头边苦笑,在浙江大医院确诊为脂膜炎的他,经过治疗就要出院了,双眼下沉重的黑眼圈,是过去一年病痛折磨留下的印记。

一年,成了周先生和救治他的医疗团队的关键词。过去一年,他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他又经历了怎样的就医过程?他的病是种什么病?在周先生的娓娓道来中,疑团慢慢解开……

年5月

一颗红斑成了起源

现在想来,一切的起源是右脚底的一颗红斑。

“圆圆的、红红的,但摸上去又硬硬的、有点刺痛。”就是这颗看着像皮疹一样的斑块,起初并没有引起周先生的注意,再加上当时疫情防控,他医院就诊,直到走路时都感觉疼痛,他才赶往当地一个小诊所打点滴,“我本来就有湿疹的,我想想看挂挂水,过几天应该就会消下去的。”

但斑块非但没有消退,还从右脚底中心向外辐射生长,越来越多。身边朋友推测,可能是得了痛风,周先生又尝试了针灸、推拿、拔罐,喝了十多天的偏方,用药粉洗脚,都收效甚微。

这来因不明的斑块到底是什么?会自行消退还是会继续发展?

年7月

50码的鞋都穿不下

时间,很快给出了答案:继续进展,且越来越严重!

去年6月,周先生的右脚先是不断肿大,随后开始溃烂。“我平时穿40码鞋子的,那个时候50码的鞋我都塞不进去。”他回忆,脚底脓肿,甚至连*色的脓液都能看得到,自己都被视觉冲击到了。

强忍着病痛,周先生拄着拐、跛着医院就诊,在那里经过一系列检查,被诊断为匐行疹——一种因寄生虫引起的疾病。然而,经过治疗,周先生却不仅高烧至39度不退,甚至左手手臂部位也开始出现了红斑,在谈话中,当地医生表示,最坏情况可能面临截肢。

一边是不断变化的病情,一边是无法缓解的症状,一边是对可能截肢的恐惧,周先生做出了出院、前往上海就诊的决定。

年8月

被寄生虫感染了?

在好友陪同下一路飞驰向上海,在那里反复就诊5家医院,医院收治入院,接受中医药治疗。

“本来我的右脚就黑一块、红一块、紫一块,像被烫伤一样,没想到住院后更加一发不可收拾。”周先生表示,自己的后背、双臂相继出现了红斑,而他又深陷“寄生虫感染”的思维影响,在住院期医院进行了寄生虫检查,被告知“曼氏裂头蚴抗体阳性”,说明他体内存在曼氏裂头蚴,这是种在青蛙、蛇等动物身上常见的寄生虫。

接受了一个月的抗寄生虫治疗后,周先生的左脚也受累了,出现和右脚一样颜色不一的斑块。最终在上海治疗49天后,得到了医生一句“无药可医”的话后,他不得不出院回家。

年7月

终于确诊!

“感觉我的思想也被曼氏裂头蚴控制住了。”周先生说,从上海出院一直到今年上半年,他都在家休养,脚底常常传来阵阵刺痛让他睡不好觉,甚至让他觉得这种痛感是寄生虫在体内蠕动造成的,人虚弱地连饭碗都端不住。

一次偶然机会,有人建议他前往浙大一院就诊,那里的感染病科擅长治疗各种疑难病症。

抱着最后再试一试的心态,他预约了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主任医师的门诊,在妻子陪同下来到杭州。“盛主任第一句话就是‘你这个应该不是寄生虫感染’,一下子我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由于周先生病程已持续一年、病症复杂,他被立即收治入院。

“他是拄着拐杖来的,走路困难,当时全身多发结节性红斑,这个症状就不是典型的寄生虫感染的表现。”盛吉芳主任表示,况且周先生对症服用了8个月抗寄生虫的药物,不应该没有丝毫改善,强烈怀疑之前的曼氏裂头蚴抗体阳性属于假阳性。

经过风湿免疫科、皮肤科的会诊,结合他双下肢多发硬红斑的症状以及相关检查结果,考虑是脂膜炎,但确诊需要通过皮肤活检病理来明确。“我们一边等待病理结果,一边进行对症治疗,几天时间效果就很明显,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判断。”感染病科涂盛医生介绍。

周先生入院时双脚情况

最终的病理结果显示,周先生双下肢脂膜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而硬红斑正是脂膜炎的典型症状。目前经过针对性治疗,周先生的症状已经明显好转,“现在走路没有刺痛感了,摸上去斑块也软化下来了,两只脚上的颜色就像潮水一样慢慢褪去了。”

周先生的病床边放着一双44码的老北京布鞋,治疗前,他只能塞进去大半只脚当拖鞋穿,而现在,他不仅能整只脚穿进去,还宽松地能塞进去两根手指,出院时,他也已扔掉拐杖,自己坐高铁回家。“按照他目前的状态,我们有信心他能恢复正常,等疾病控制住后可以停药监测、定期复查,不需要终生服药。”盛吉芳主任表示。

自身免疫性疾病

这些症状都有可能

脂膜炎是原发于脂膜的疾病,表现为脂肪细胞的变性、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随后出现吞噬脂肪颗粒的泡沫细胞,最后皮下脂肪层萎缩。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重症感冒、结核、肿瘤等都是诱发因素。盛吉芳主任解释,由于周先生起病至今已经一年多,已无法追溯他的致病因素到底是什么,有可能是因为免疫力低下所致。

脂膜炎多以皮肤下的结节和斑块较为多见,大小数目依患者有所不同,有疼痛感且反复发作,通常不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很容易与皮肤病混淆。

专家提醒,目前对脂膜炎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大多数人经过治疗能取得不错的效果,甚至在病情控制后可停药监测,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但当身体免疫力再次出现问题,仍有可能复发,需要加强身体素质、定期复查。

来源

浙大一院

编辑

赖大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