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华山医院西院内外兼修,战胜卒中多学 [复制链接]

1#
40:52

·温馨提示·

非Wi-Fi环境下,可移步下方看图文版

下文根据海上名医大讲堂视频在线内容编辑整理,配图部分由医生本人提供。

口述/顾宇翔程忻

顾宇翔

何为脑血管病融合病房

脑血管病目前已经是我国疾病致死第一位死亡原因,我国脑卒中的发生率每年以8.7%的速度在增长,远高于我们现在GDP的增长率。脑卒中可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一旦发生卒中以后,致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高。

脑血管病融合团队

有一个通俗的说法,医院的诊疗特色就是“头大、皮厚、手长”,所谓的“头大”就是我们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我们的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分别在年和年建科,都有非常辉煌的历史,也是国家重点学科,包括医院也是全国卫计委脑卒中中心。我从事脑血管病有二十几年,在这二十几年里,我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介入科等等一些科室,都在开展脑血管病的诊疗。

从今年开始,我们医院西院做了比较新的尝试,由一些科室来组成一个融合的团队,为我们脑卒中患者来做一点事情。我们脑血管病融合团队创新的目的就是在这里把神经内、外科医生、放射科医生、神经康复科医生、营养师等等,和脑卒中有关的医务人员都结合在一起,开展疾病的规范化治疗,通过各个科室的优势,来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

理论的融合

我们团队的融合,首先是理念的融合,也就是理论的融合。在这其中,内科治疗是基础和根本,是我们的基石。因为出血性卒中治疗方面,血压的控制、血管痉挛的防治,包括缺血性卒中治疗相关的静脉溶栓、抗血小板药物、调脂等等,都需要内科的药物。内科药物治疗如果是一条线或者一个面的话,外科治疗应该来说是一个点。这一个点也就是一个疾病的难点或者说重点。譬如说出血性卒中有动脉瘤的,动脉瘤破了,我们可以通过动脉瘤的栓塞或者夹闭来做。可以把血肿清除。如果是缺血性卒中的话,我们外科医生可以进行机械取栓,可以做内膜剥脱,可以做支架,也可以做血管吻合。也就是说,血管里面如果有过多的垃圾,我们可以把垃圾清掉。如果血管中有一个点它破了,我们就把这个破的点给它封住,这是外科医生做的。

脑血管病融合团队可以做什么?譬如说蛛网膜下腔出血,它的病死率是非常高的,出血一次死亡率可以高达45%,出血两次的话,死亡率高达70%左右。所以有12%医院之前,人就已经不行了。治疗蛛网膜膜下腔出血应该有科学规范的管理。譬如说根据指南,要做到病人不吸烟,定期检查,防治高血压,防治糖尿病等等,这都不是光外科医生能解决的,需要我们的融合团队来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外科医生做什么?从根本上消除出血因素。譬如说动脉瘤比较大,已经出血了,我们所做的是把动脉瘤夹闭,把这个动脉瘤瘤体进行封闭,让它不再出血,这一点我们单纯的药物是做不了。因此,针对膜下腔出血,需要内科的治疗和必要时的外科干预,围手术期的联合管理,包括一些认知判断,神经康复等等,并不是单纯一个外科科室所能解决的。通过多学科诊疗,我们真正做到了1+12。

另一方面,内科治疗也需要与外科治疗结合。比如急性的、缺血性的卒中,应该占到整个卒中的80%-85%。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包括中原大地都是重灾区,死亡率比南方要高。现在常规用静脉溶栓,但是随着静脉溶栓的发展,大家觉得静脉溶栓是远远不够的,为什么?因为有的静脉溶栓只能溶到30%-40%的血栓。大部分的病人,这个血栓都流不通。那怎么办?需要用外科的手段,动脉溶栓、机械取栓,或者支架成形,这个就需要内外科之间紧密配合。比如说,血管的再通率,每延误30分钟,病人的伤残概率升高10%。也就是说,我们许多神经元细胞根本就等不起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应该是以分钟来计算的。时间就是大脑。通过研究,我们取栓的时间窗可以越来越延长,有一些病人可以撑6-24小时,我们都可以做,主要是看有没有可做的半暗带。所以一旦病人有卒中以后,如果医院,就显得比较可靠。

我们内科要精准评估、诊断时间窗和静脉溶栓,外科手段要及时干预,怎么样来取栓,手术后的管理也相当重要。卒中发生了一次,我们把血管开通后,要预防再发。还有动脉硬化的治疗,内科药物和外科重建,在指南上或在我们日常工作中都是在做的。

过去往往有一个问题比较麻烦。你找内科医生,内科医生说该找外科医生。你找外科医生,外科医生说手术做不了,还是找内科医生,病人就在多个科室间辗转。现在病人如果到我们团队来,因为我们团队是一体的,选择内科还是外科,怎么样治疗,药物治疗还是做外科手术,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应该来说内科治疗各个因素,抗血小板、他汀等,以及危险因素的控制,包括外科因素,譬如说病人的血管已经闭掉了,通过把里面的斑块剥除,再把血管缝起来,这个血管就好了。譬如说病人的血管细,可通过支架的技术,把血管恢复到正常,血供也得以改善了。当然,我们还有一些病人,譬如说烟雾病或者动脉硬化,他实在没有血供好的血管了,就给他缝一个血管上去,缝上去的血管的血供也就增加了。

也就是说,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选择,是不是需要外科治疗,何时进行外科治疗,是不是要终身吃药等,这些都可以交给我们脑血管病融合团队来做。内科治疗是根本,必要时进行外科开通,当然我们有剥脱、支架和颅内外血管吻合这几种方法。此外围手术期管理或者后期预防,也是比较重要的。通过我们内外科的融合团队,真正做到1+12。

有一些病人做了手术以后,或者中风以后,出现智力障碍,人变笨了怎么办?到底是吃药,还是开刀,这件事情也是我们来做的。现在痴呆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像这种病人可能会越来越觉得事情记不住、会忘记,我们外科可以把血管进行再通。脑子有血供了,相对来说智力就会有提高,这已经过我们的手术所证实。现在我们外科在开展精准的血流重建,在这个方面我们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通过内外科的融合,应该可以解决认知障碍这个国际难题,让患者终身受益。

形式的融合

前面讲了我们理念的融合,现在来说,我们形式上也已经进行了融合。我们的病房在B,在医院西院5楼的住院部。现在我们有40张床位来供脑血管病融合团队来使用。医院,还是我们各个方面,对我们都非常支持。

医护的融合

除了我们医生之间的融合,当然护士的融合也是分不开的。这个是我的团队和程忻教授的团队,我们内外科融合了以后,包括整个团队理念也进行了融合。由周良辅院士进行这个团队的查房,给我们来看病人到底怎么样。我们每周有联合查房制度,包括病例讨论制度,对病人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解。我们的护理团队也已经做了非常好的工作,使我们的脑血管病融合团队能够比较顺畅地运行。

当然,许多病人脑卒中以后,是很需要康复的。譬如说病人不会讲话、智力低下、手脚不会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许多的康复锻炼手段。由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的小组,给患者专业的指导。针对吞咽困难、开动脑筋或者肢体的运动,我们都可以做。

应该来说我们融合的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至今为止我们已经收治了多个病人,其中手术有58例,也受到了患者各方面的好评。病人的满意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程忻

中风,这些是你应该了解的…

脑中风是我们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在中国更是头号的死亡原因。数据表明,每12秒钟就有一位中风的新发患者,每21秒就有一个人死于中风。中风的危害不仅在于高发,它还有非常高的复发风险。所以一旦患者发生过中风以后,它的复发风险要提高9倍,远较其他的疾病复发风险更高。

今天我们从这几方面和大家聊一聊中风,内容包括:什么是中风?中风是怎么会发生的?中风发生时候的症状是怎么样的?怎么急救?如何预防中风?

什么是中风

中风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脑血管出现了问题。脑血管起到什么作用呢?众所周知,大脑是我们人体的司令部,每时每刻我们大脑都会发出各种指令,指挥我们做各种各样的动作、思维。如果将整个人的大脑比喻为田地的话,脑血管其实就是灌溉田地的沟渠。所以如果要保持田地能够正常运作的话,就要保证沟渠通畅。如果某条沟渠堵了,也就是我们讲的脑梗,就会出现相应的田地干旱。如果缺血就会引起我们讲的缺血性脑卒中。如果说某条沟渠破掉了,就会引起田地受淹,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发生出血性脑卒中。

中风是我们老百姓讲的一个词,从医学术语上我们讲的是脑卒中。所谓“卒”就是突然发生的。这个脑卒中是指大脑里的血管突然堵塞或者破裂,引起了我们所谓的脑病,包括两种,第一种是堵塞,也就是缺血性中风,占到70%,我们平常讲的脑梗、脑梗死、脑梗塞都是一个含义。第二个就是破裂引起出血,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我们不仅要做磁共振的检查,看他的梗死灶以外,我们还会评估他的血管,看到血管的问题,才能更好、更精准地诊断到底是哪一根血管出现了问题。

脑出血的检查相对更简单易见的,就是在CT。到急诊,在CT上会看到一个高密度病灶,诊断为脑出血。有些是出血出在脑表面,称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这个往往是动脉瘤破裂引起的。

还有一种情况也是现在我的门诊中经常会碰到病人询问的:医生,我的体检报告或者我因为头晕头痛去做了核磁共振,核磁共振上显示我有多发缺血腔梗灶,这个是不是中风?这个很大程度上不是中风。因为我们讲中风一定是有突发的症状。这种情况往往是一种我们称之为的脑小血管病。这种脑小血管病有可能是正常的,比如说随着年龄大,就像我们脸上长皱纹一样,必然而然老化的表现。但也有可能是一种病,这种脑小血管病和脑卒中不一样,脑卒中是一个突然发生的事件,而脑小血管病是一个慢慢进展的功能减退,所以需要进一步向医生咨询处理。

中风是怎么发生的

中风是怎么发生的?脑梗死最重要的病因和心梗一样,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指我们原来干净的血管突然出现了管壁脂质沉积,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了脂质沉积,出现了动脉斑块的形成,最后这个斑块会导致动脉狭窄。在这个斑块上也会有血栓形成,这个血栓可以把血管给堵住。因为血栓的不稳定,它也可以导致小的血栓脱落,而泵到血管的远端引起栓塞,造成中风。

所以脑梗死的常见机制,一种是局部血栓斑块长了以后,上面有血栓,血栓慢慢把血管堵住了,引起血管闭塞。第二种很常见的原因,就是这个血栓上有小的血栓掉下来,随着血流冲到了脑血管远端,远端的血管堵住,造成了局部的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坏死。

我们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其实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在脑子里可以表现为脑梗死,在心脏可以引起心肌梗死,在下肢可以引起下肢外周血管疾病,间歇性跛行等等。所以一旦脑子里的血管出现了问题,高度提示要注意心脏血管和下肢血管,这是一个全身的血管床。

中风发生时症状是怎样的

中风发生时的症状是怎么样的呢?国外有一个非常形象、简单的词语解释,叫FAST。所谓FAST,第一个就是指F,面部(Face),看看面部微笑的时候,或者让患者露齿的时候,他两侧的面部表情是否对称。如果出现了口角歪斜,提示这个面部存在问题。第二就是A,就是手臂(Arm),是指让患者闭眼,双手平举10秒钟,看看是不是一个手臂没有办法维持而下落。第三个就是S,是语言(Speech),是指让患者讲一句话,看看他说话是不是存在大舌头,或者说话含糊,或者没有办法说话。T就是指时间(Time)。国外用非常形象的FAST这样一个词,告诉患者一旦出现了三者当中的任何一个表现,就应该紧急拨打去就诊。所以我们也用非常形象的一句话,叫做:言语含糊嘴角歪,医院。记住这样一个简单的中风口诀,及时拨打,医院医院。

到底有没有一些早期的症状,可以去识别中风?其实中风或者脑卒中的发生是突然的,不会告诉你某一刻即将出现中风,从而可以预防。所以其实都是突发的症状,比如说你要注意突发颜面部、上下肢或单侧肢体的无力。突发的言语障碍,或者别人讲什么,你听不懂了,理解力下降。单侧或双侧的视物模糊,突发的头昏、行走不稳、行走困难。还有一个就是突发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这些症状的出现,都是告诉你要紧急地第一时间就医。

我们前面讲到了脑梗死,还有一种情况,有些老百姓会讲,叫小中风,其实它的学名应该叫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什么叫TIA呢?就是它的症状也是突发的,但是持续时间很短,往往不超过一个小时,症状迅速好转了,常常病人本人或者家属就忽视了,以为没有什么问题。但其实这个时候是上帝给你开了一扇窗,告诉你可能有中风的风险。如果你能抓住这个机会,就可能预防以后真正脑梗死的发生,从而减少产生致残、致死的可能性。所以说TIA最大的意义在于,有半数以上的病人会在脑中风前发生过TIA。很可惜这些病人都没有对这个TIA症状产生足够的认识。20%的TIA患者,在随后的三个月内会发生中风。所以如果有患者要问我说,到底有什么前兆能够帮助识别的话,也就是TIA是发生中风的重要先兆。如果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大家第一时间去神经内科就诊,由医生来判断这样一个病人是否有脑卒中的高危风险,需要采用相应治疗的措施。TIA发生以后,24小时以内,20个人里面就会有一个人会继发中风。如果我们能够真正把这样一个人抑制住,也能够大大地降低我国的中风发生率。

中风常见的认识误区

中风常见的认识误区,是老百姓会说中风是不可预防的。我们讲中风的发生是不可预测的,但80%的中风是可以预防的。还有一些观点认为中风无需治疗,因为反正也治不好,其实不是这样。中风在早期的时候,应该尽快就医,因为在时间窗内有非常好的疗效,而如果错过这个时间窗,可能确实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还有观点认为,只有老年人才会发生中风,完全不是这样,现在目前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在我们病房里发生过最年轻的26岁,就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了脑梗死的发生。

说中风后治疗6个月就会好,其实也不是这样,它不像感冒发烧,毕竟会留有后遗症,所以很多人需要很长时间的恢复。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每年输液两次可以预防中风,这也是不正确的。不需要通过输液预防中风,应该正规地服药。我们讲中风是可以预防的,但它的发生是不可预测的。

发生中风怎么自救

发生中风时怎么自救呢?如果一旦发生了中风,或者你在家里看到有家人或者路边有行人出现了这类症状,比如说遇到他突然晕倒、口角歪斜、流口水、说话含糊不清、呕吐,一侧肢体瘫痪时,应该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在急救车到达之前,应该使病人仰卧、头肩部垫高,呈头高脚低位,以减少头部血管的压力。如果这个病人有较多的呕吐物或者分泌物,可以将头偏向一侧,防止产生误吸,或者造成窒息。如果病人有较多的呕吐物堵塞,最好能够把这些呕吐物给抠出来,保持他的呼吸道通畅。不要给患者去喂水、饮料,如果说这个病人有假牙应该取出,有领带、皮带等可以相应地解开放松一些。

上次还碰到一个病人跟我讲,他看到说发生中风以后,用针戳10个手指,把每个手指戳出血来,他说觉得是有用的。我告诉他,这个绝对是没有任何科学道理的。所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