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突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策略 [复制链接]

1#

撰文

紫山

责编

真核细胞表达一系列模式识别受体(PRRs),通过识别多种病原相关的模式分子,激活下游信号通路。位于内溶酶体的Toll样受体(endolysosomalTLRs)可识别病原微生物来源的核酸分子,进而诱导多种炎症因子、趋化因子以及一型干扰素产生。TLR信号的过度活化可导致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的自身免疫疾病发生。SLC15A4作为溶质载体家族中的一员,小鼠疾病模型以及人类遗传学分析发现其与TLRs的活化以及自身免疫疾病密切相关。目前,SLC15A4如何调控TLR信号通路仍不清楚。

近日,来自奥地利的ManueleRebsamen与GiulioSuperti-Furga研究团队在Nature杂志上发表题为TASListheSLC15A4-associatedadaptorforIRF5activationbyTLR7–9的文章,报道发现在原代和转化的人类免疫细胞上,TASL(TLRadaptorinteractingwithSLC15A4onthelysosome)作为TLR7,TLR8,TLR9下游的接头蛋白分子,与SLC15A4形成复合物特异性地激活转录因子IRF5。敲除TASL可抑制内溶酶体TLR下游IRF5依赖的炎性因子和一型干扰素的产生。本研究阐明了TASL-SLC15A4复合物调控内溶酶体TLR信号活化的分子机制,并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提供了新的临床策略。

为了探究SLA15A4蛋白如何影响TLR信号,研究人员通过串联亲和纯化结合无凝胶液相色谱-串联质谱(TAP-MS/MS)方法对SLC15A4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SLC15A4可与一未知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已有文章指出,编码该未知蛋白的基因CXorf21定位于X染色体且与SLE的发生有关。作者将该蛋白命名为TASL(TLRadaptorinteractingwithSLC15A4onthelysosome)。由于SLE的发生与一型干扰素有关,研究人员使用IFNβ处理人单核来源的巨噬细胞和DC细胞,结果发现IFNβ可诱导TASL的表达。随后,研究人员利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也验证了SLC15A4与TASL的相互作用并发现TASL通过其N端与SLC15A4结合。

通过利用多种SLC15A4的功能突变体,研究者发现两种突变体SLC15A4(N)和SLC15A4(L14A/L15A)可以导致其错误定位到细胞膜上,并引起TASL向细胞膜积累。而SLC15A4(EK)点突变后则导致其与TASL不能发生相互作用。进一步,研究人员还发现敲除SLC15A4导致内源TASL表达下调,共转SLC15A4或SLC15A4(N)可促进TASL-GFP表达以及其定位到内体或细胞膜上,而共转SLC15A4(EK)对TASL的表达和定位影响较小。由此说明TASL的积累依赖于SLC15A4的表达水平以及其与SLC15A4的结合能力。

随后,研究人员对SLC15A4-TASL复合物与TLR诱导的炎症反应相关性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敲低SLC15A4或TASL显著抑制了TLR7/8活化剂R和TLR9活化剂CpG-A、CpG-B诱导的炎性因子产生。进一步研究表明缺失SLC15A4或TASL对TLR的表达或加工、溶酶体蛋白丰度、配体摄取或溶酶体酸化等均无影响。由此提示,SLC15A4-TASL复合物可能影响了溶酶体TLR下游信号的转导。接下来,研究人员通过比较溶酶体TLR下游的多种转录因子活化,结果显示敲除SLC15A4或TASL可显著抑制R或CpG诱导的IRF5活化,但对NF-κB和MAPK通路无影响。

为了进一步探究TASL-SLC15A4复合物如何调控溶酶体TLR下游的IRF5活化,研究人员对TASL进行突变,结果发现TASL的中间区域和C端区域影响TASL的效应功能。进一步分析TASL同源区域发现,TASL包含一个高度保守的pLxIS基序。有文章指出,该保守基序也存在于固有免疫接头蛋白STING,MAVS和TRIF,且该基序对于募集和激活转录因子IRF3非常重要。当研究人员将TASL的pLxIS基序或核心丝氨酸S突变后,其丧失了激活IRF5的功能。最后,通过利用激酶抑制剂或敲低实验发现IKKβ在TASL依赖的IRF5活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综上所述,该项研究揭示定位于内溶酶体的TASL作为TLR7,TLR8,TLR9下游的接头分子,通过与SLC15A4形成复合物并利用其自身plxIS基序介导转录因子IRF5募集和活化,进而诱导下游炎性因子和一型干扰素的产生。该机制上与其他天然免疫受体下游接头分子STING,MAVS,TRIF介导的IRF3活化具有同源性。本文阐明了TASL和SLC15A4在溶酶体TLR活化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提示该复合物可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的潜在药物靶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