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膜炎意味着在皮下的脂肪组织中存在炎症,它可能与广泛的系统性疾病或局部损伤有关。临床上,脂膜炎表现为局部皮肤表面的红色、紫色或色斑状病灶。然而,该疾病的临床特征没有明确特异性,获得明确诊断并非易事。
根据炎症发生于皮下脂肪组织中的部位,脂膜炎可分为小叶性脂膜炎和间隔性脂膜炎两种,大部分病变其实是分布与两个部位的混合型。每个亚型可根据有无血管炎的存在细分如下:①有血管炎的间隔性脂膜炎;②无血管炎的间隔性脂膜炎;③有血管炎的小叶性脂膜炎;④无血管炎的小叶性脂膜炎。通常间隔性脂膜炎以无血管炎类型存在,含血管炎的间隔性脂膜炎少见。
小叶性脂膜炎主要累及皮下组织的脂肪小叶超声表现为脂肪小叶的回声增强,边缘模糊不清。而间隔性脂膜炎主要表现为小叶隔间隔明显增厚,脂肪小叶间出现较宽的水肿无回声
带。虽然小叶性脂膜炎的小叶间隔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增厚,但是这些变化与间隔性脂膜炎相比不那么突出。有时也可在病变处皮下发现囊性结构,一般是脂肪液化坏死的结果。在彩色多普勒成像中,通常病变处血流信号增多,但脂膜炎的血管分布多种多样,即使皮下组织的血供不丰富,也不能证明不存在血管炎。超声主要用于评估脂膜炎是否存在,并且可辅助鉴别脂膜炎属于小叶性或是间隔性。
脂肪液化坏死
彩色多普勒:可见少许血流信号
图文|严婷
审核|张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