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01
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是常见的炎症性脂膜炎,该病由Willan于年首次提出,年wilson认为结节性红斑是多形红斑的一型,年Hebra进一步描述其临床表现称挫伤性皮炎。结节性红斑有两型:一型为急性结节性红斑,为临床上常见类型;另一型为慢性结节性红斑,较少见。慢性结节性红斑又名迁移性结节性红斑、亚急性结节性游走性脂膜炎,也称B?fverstedt或Vilanova亚型。结节性红斑临床特征为下肢伸侧疼痛性红斑、结节,春秋季好发,有自限性。年发病率为(1~5)/10万,年龄20~30岁(15~40岁),女性好发。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有以下相关因素:①感染:A足β-溶血性链球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结核菌、麻风、其他分枝杆菌、病*、巴斯德菌属、胃肠道细菌(如沙门氏菌、志贺菌属、弯曲杆菌属)、衣原体(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支原体、螺旋体、弓形虫、芽生菌或孢子菌等感染;②药物:常见有磺胺、溴剂、碘剂,尤其是口服避孕药;③雌激素:结节性红斑多见年轻女性,妊娠时常发生结节性红斑,提示雌激素可促使发病;④其他疾病:自身免疫、结节病、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白塞病等,有些恶性肿瘤(淋巴瘤、白血病、宫颈癌等)亦可发生结节性红斑样病变。局限性肠炎较溃疡性结肠炎关系更为密切,且与炎症性肠病病情活动相关。白塞病和Sweet病出现的结节性红斑样损害,可能是这些病表现在皮下脂肪的炎症反应,而不是两个病同时存在。以上因素中,链球菌性咽炎、结节病和药物为最常见的促发因素。尤其链球菌性咽炎备受